中和四面佛
四面佛的信仰,在台灣愈來愈普遍,在基隆、台北、彰化、台東等縣市,都可見到祂的蹤跡。而在大台北都會區,除了台北市四平街六福客棧後的四面佛外,則屬新北市中和區捷運景安站附近的四面佛最廣為人知了。中和四面佛位於南山路、景平路、中正路3條交通幹道的交叉口,是中和市最繁華的地段,也呼應了四面佛眼觀四面、照拂八方的寓意。一如全世界所有的四面佛,中和四面佛也安奉於金黃色的小型寺廟建築內,沒有廟門、廟牆,難遮日曬、雨淋、風吹、寒氣,並非信徒有意簡慢,而是遵奉長久以來的傳統。根據四面佛信徒最多的泰國傳說,四面佛曾在一次天庭的跑步比賽中犯規,所以被處罰只能住在小廟中,不過也因為如此,與民眾最接近,願意傾聽信徒的願望,不少人認為祂就像是泰國的「土地公」。
其實,四面佛並非源自泰國,而是始自印度婆羅門的傳說,又稱為「大梵天王」,並非來自於佛教,所以不應冠上佛字,稱「四面神」更為恰當,其擁有4面、8耳、8臂,8臂分別執令旗、佛經、法螺、明輪、權杖、水壺、念珠、打手印,分別代表萬能法力、智慧、賜福、消災降魔與摧毀煩惱、至上成就、有求必應、輪迴、庇佑等8種神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